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氧杂蒽类荧光探针对ClO 的识别和细胞成像应用
于思为, 王良鹏, 金日哲, 康传清
应用化学    2022, 39 (12): 1903-1911.   DOI:10.19894/j.issn.1000-0518.220071
摘要   (322 HTML9 PDF (2581KB)(307)  

对细胞生理环境下次氯酸根离子(ClO)进行高效识别在生理学和病理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连续的碳碳双键连接二甲氨基取代的氧杂蒽结构与苯并噻唑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荧光分子3,6-双(二甲胺基)-9-(1-(3-甲基-苯并噻唑))-三甲基))-氧杂蒽(R-1)。R-1在ClO存在下,600 nm处的荧光发射显著增强(量子产率高达20.3%),且其它活性氧物质不影响该探针对ClO的识别。荧光成像实验表明,探针R-1能够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内的ClO进行检测,并发出红色荧光,具有ClO生物成像的应用潜力。

View table in article
图4 探针R-1(10 μmol/L)在甲醇/水溶液中和次氯酸(10 μmol/L) 反应后的荧光寿命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通过荧光发射光谱考察了探针 R- 1在甲醇/水溶液中与ClO-之间的相互作用,固定激发光波长为525 nm,探针 R- 1的终浓度为10 μmol/L。如图3A所示,随着 c(ClO-)由0升至10 μmol/L,探针在600 nm处的荧光发射逐渐增强;当 c(ClO-)从10 μmol/L升至20 μmol/L,探针 R- 1位于600 nm处的荧光发射强度逐渐减弱,出现显著的荧光淬灭现象(图3B)。该荧光探针在与等当量ClO-反应后(最大荧光发射强度),其荧光寿命 τ为1.93 ns(图4),荧光量子产率为20.3%,在氧杂蒽类荧光探针中量子产率较高[14-16],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