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咔唑基铱(Ⅲ)磷光探针检测硝基芳烃及福井函数理论
王子昂, 曹利星, 邵盼, 朱梦宇, 刘恩宁, 梁爽, 邢杨, 狄玲, 杨占旭
应用化学    2022, 39 (10): 1617-1626.   DOI:10.19894/j.issn.1000-0518.210564
摘要   (394 HTML11 PDF (1712KB)(913)  

将咔唑基团引入有机配体并利用2步法合成了室温下具有磷光发射的新型铱(Ⅲ)配合物Ir(ppyCz)3。随后,以Ir(ppyCz)3为发光探针用于开发1,3-二硝基苯等6种常见硝基芳烃的高效发光检测方案。研究表明,Ir(ppyCz)3对1,3-二硝基苯具有最高的检测效率,猝灭常数KSV为(26.38±1.05) L/mmol,最低检测限为2.50 × 10-6 mmol/L。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及光谱交叠实验表明,Ir(ppyCz)3对硝基芳烃的发光检测机理为电子转移机理。硝基芳烃轨道权重福井函数的顺序与Ir(ppyCz)3对硝基芳烃的检测效率顺序相符。

View table in article
图1 Ir(ppyCz)3的合成路线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采用软件Gaussian 16 A03优化铱(Ⅲ)配合物Ir(ppyCz) 3及硝基芳烃的分子构型并计算前线轨道能级[16]。分子构型优化使用泛函B3LYP,对轻原子采用6-31G*基组,对Ir原子采用LanL2DZ赝势基组[17];利用最优分子构型计算前线轨道能级,泛函为B3LYP,基组为def2-TZVPD[18];利用软件Multiwfn 3.7计算Hirshfeld电荷及轨道权重福井函数[19];利用绘图软件VMD 1.9.3绘制电子密度等值面及轨道权重双描述符[20]。
如图1所示,首先利用无外加配体乙酸钯催化的Suzuki偶联反应在空气气氛下合成(3-溴苯基)吡啶;随后以四(三苯基膦)钯为催化剂,采用经典的Suzuki偶联反应在氮气气氛下合成含咔唑基团的环金属配体ppyCz[14]。以ppyCz为配体,在乙二醇单乙醚/水体系中首先制备了铱二氯桥,随后以甘油为溶剂,氮气气氛下制备铱(Ⅲ)配合物Ir(ppyCz) 3
取浓度为0.01 mmol/L的Ir(ppyCz) 3/乙腈溶液3.0 mL,在10.0 μmol加入量下,分别考察了Ir(ppyCz) 3对7种不含硝基的芳烃(ACs)包括甲苯(MB)、苯乙烯(VB)、溴苯(BrBen)、苯(Ben)、苯甲醛(BZH)、苯乙酮(ATP)、苯胺(PLN)、6种硝基芳烃包括4-NT、1,3-DNB、3-NPM、NTF、Br-FNB、Cl-NTF及2种离子的发光响应(图4)。如图4所示,加入不含硝基的ACs、Cu2+及OAc-后,Ir(ppyCz) 3的发光呈现微弱的增强或减弱;而硝基芳烃的加入使Ir(ppyCz) 3的发光强度明显降低,相应的发光强度 (I)分别降至初始发光强度( I 0)的0.032(4-NT)、0.030(1,3-DNB)、0.125(3-NPM)、0.138(NTF)、0.141(Br-FNB)及0.142(Cl-NTF)。因此,硝基芳烃对Ir(ppyCz) 3的发光有明显的猝灭作用,Ir(ppyCz) 3可作为发光探针用于上述6种硝基芳烃的检测。为了验证硝基芳烃对Ir(ppyCz) 3发光淬灭的专一性,如果向Ir(ppyCz) 3/乙腈溶液依次只加入不含硝基的芳烃及离子时,Ir(ppyCz) 3的发光强度变化并不明显;一旦加入1,3-DNB之后,Ir(ppyCz) 3的发光强度明显降低,显示出该方法优异的抗干扰性能(辅助材料图S1)。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