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三联噻吩基查尔酮衍生物的线性光学性质和超快非线性光学响应
尹爱萍, 孙金鱼, 石玉芳, 王迎进, 赵明根
应用化学    2022, 39 (7): 1138-1146.   DOI:10.19894/j.issn.1000-0518.210346
摘要   (313 HTML7 PDF (2552KB)(299)  

α-三联噻吩甲醛为原料,与3种二氯苯乙酮发生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合成了3种含有三联噻吩基的查尔酮衍生物:1-(α-三联噻吩-2-基)-3-(2,4-二氯苯基)丙烯酮(a)、1-(2,5-二氯苯基)-3-(α-三联噻吩-2-基)丙烯酮(b)和1-(3,4-二氯苯基)-3-(α-三联噻吩-2-基)丙烯酮(c)。借助核磁共振波谱仪(1H NMR、13C NMR)和液-质联用谱仪(LC-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Z-扫描技术(600 nm,180 fs)测定了3个化合物的非线性光学吸收性能;运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计算了它们的极化率(α0)、静态第一超极化率(β0)、振子强度(f0)、跃迁能(ΔE)、基态和最主要激发态之间的偶极矩差(Δμ)、最主要激发态的主要组成、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空分子轨道(LUMO)之间的能隙,同时测定了它们的线性光学性质。结果表明,化合物c的紫外吸收波长、荧光发射波长、热稳定性、极化率均最大;化合物ac均存在分子内电荷转移现象,非线性吸收均为双光子吸收,化合物ab还有五阶非线性吸收,它们均表现出超快非线性光学响应,可作非线性光学研究备选材料。

View table in article
图3 化合物a-c的荧光发射光谱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分别配制浓度为1.0×10-5和1.0×10-6 mol/L的化合物 abc的CH 2Cl 2溶液,测定它们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2)和荧光发射光谱(图3)。
由图3可知,化合物 a- c的荧光最大发射波长比较大,分别为550.1、551.1和559.6 nm,与紫外最大吸收波长差异类似,无论是发射波长还是荧光强度,均是化合物 c的最好,说明取代基氯原子位置的不同,对化合物分子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具有同样的影响作用。紫外吸收光谱与荧光发射光谱共同表明,化合物 c的刚性平面性最好。良好的共平面程度有利于获得更好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23]。
同时,3个化合物分子从基态到最主要激发态的Δ μ顺序为11.2009( c)>9.9322( b)>9.7792( a),也有利于 c产生较大的超极化率。另外,从基态的轨道能量看,化合物 c的较低,在3个异构体中相对稳定性最高,这也从它们的DSC/TG曲线图中得到印证。上述3个化合物计算所得各Kohn-Sham轨道参见辅助材料图S10-S12。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