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
2022, 39 (
):
657-665.
研究了3种不同阳极(铜丝,镀锌铁丝和镍丝)材料对在熔盐中电化学还原CO2制备的碳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并探究了制备的3种碳材料,中空四面体碳(HQC,Cu作为阳极时的还原产物)、碳纳米片(CNS,Fe作为阳极时的还原产物)和海绵状多孔碳(SPC,Ni作为阳极时的还原产物),对2电子氧还原反应(2e- ORR)的电催化性能。研究表明,使用镀锌铁丝作为阳极材料制备的CNS由大量的碳纳米片构成,且该纳米片上具有丰富的孔洞结构以及较大的ID/IG(Raman光谱中D峰与G峰的强度之比,其比值反映材料的缺陷程度)值(0.996)。与HQC和SPC相比,CNS表现出最高的2e- ORR电催化活性和H2O2选择性(接近90%)。CNS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归因于其高的ID/IG值和高C—O/C
O比值,说明结构缺陷和C—O/C
O官能团对CNS催化性能至关重要。此外,CNS还具有非常优异的电催化稳定性,在长达14 h的恒电压电化学催化测试后,环电流几乎无衰减。这种以CO2为碳源合成可用于电催化合成过氧化氢(H2O2)的碳材料的方法,不仅可以作为缓解温室效应的潜在选项,也为CO2衍生碳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