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小梅, 邓祥, 邢浪漫, 陈伟, 孙莉, 朱晓玉. Cu(Ⅱ)Co(Ⅱ)双金属碳纳米片用于无酶葡萄糖传感器[J]. 应用化学, 2022, 39(12): 1891-1902. |
[2] |
韩平,冯海涛,李玲,董亚萍,田森,张波,李波,李武. 高碳铬铁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电化学氧化过程[J]. 应用化学, 2020, 37(6): 709-718. |
[3] |
蒋利民, 王汉丹, 杨永生, 李维, 彭淑合, 田昭武. 低碳醇氧化电极表面pH值的测量及应用[J]. 应用化学, 2009, 26(11): 1345-1348. |
[4] |
陈晨, 刘慧勇. 氨氮在SnO2-C/Ti电极上的氧化[J]. 应用化学, 2008, 25(7): 838-842. |
[5] |
章晶晶, 黄武, 易清风, 周伟, 李晓虎, 刘小平. 环己醇电解氧化制备己二酸[J]. 应用化学, 2008, 25(10): 1171-1175. |
[6] |
姚继开, 许兵, 邵会波. 电化学氧化赖氨酸应用于改变碳表面荷电状态[J]. 应用化学, 2005, 22(9): 950-953. |
[7] |
黄令, 杨防祖, 许书楷, 周绍民. 碱性介质中高择优取向(220)镍电极上乙醇的电氧化[J]. 应用化学, 2005, 22(6): 590-594. |
[8] |
常照荣, 任行涛, 赵玉娟, 彭鹏. Zn添加剂的添加方式对镍电极性能的影响[J]. 应用化学, 2002, 19(4): 369-372. |
[9] |
孔景临, 薛宽宏, 何春建, 邵颖, 陈巧玲, 姚建林, 谢泳, 田中群. 镍纳米线电极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行为及其对乙醇的电化学氧化催化作用[J]. 应用化学, 2001, 18(6): 462-465. |
[10] |
蒋洪寿, 张昊. Co(OH)2和Ni粉对氢氧化镍电极性能的影响[J]. 应用化学, 2000, 17(6): 628-632. |
[11] |
赵林治, 杨书廷, 赵培正, 吕庆章, 丁立, 张明春. 碱性蓄电池正极用球形微粒Ni(OH)2的制备、性能和结构[J]. 应用化学, 1998, 0(2): 112-114. |
[12] |
严川伟, 刘雅言, 李洁, 林祥钦. CoTPP电化学催化还原溴代环己烷的机理[J]. 应用化学, 1995, 0(6): 33-37. |
[13] |
侴菊, 薛祚霖. 二氧化硫的电化学氧化过程Ⅱ.SO2在贵金属电极上的氧化机理[J]. 应用化学, 1994, 0(6): 85-88. |
[14] |
侴菊, 薛祚霖. 二氧化硫的电化学氧化过程Ⅲ.SO2在聚钴卟啉膜电极上的氧化机理[J]. 应用化学, 1994, 0(4): 88-90. |
[15] |
陈震. 中间态粒子对肉桂醇电化学氧化的影响[J]. 应用化学, 1994, 0(1): 33-37. |